JRS直播网

李庆教授专访:体育如何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及国际交流的桥梁

7月初,《学者中国》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体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田径协会教练员委员会主任、中国田径协会训练部主任李青。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

李青的高等教育经历可分为两个阶段:先是1984年获得北京体育大学学士学位,后又于1994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体育学院博士学位。出国留学之前,曾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他身边都是业内从事竞技体育研究的顶尖科研人员,其中不少人曾在20世纪60年代留学苏联。从这些前辈身上,李青看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让他有了出国攻读学位、获取更多知识的动力,最终促使他出国。多年的海外经历,让李青深受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影响,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感触。

面对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当代命题,如何通过国际体育交流合作有效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营造群众体育文化氛围,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李青与我们分享了他的想法。

以下是李青的叙述。

体育天赋

“打开你的视野,敞开心扉”

体育专业人士一般包括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等,这就是一个团队的大致构成。关于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个话题,我简单谈一下我的理解。

我们先来说说教练。

战斗取决于将军的领导。想要尽快提高我国的​​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水平,教练员是最关键的环节。教练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决定了整个项目或者体育专业体系能否走得更远。这是一个关键环节。

我认为目前我国一线教练员的培养模式还是偏向于过去传统的师徒制,即师傅带徒弟,徒弟继续接替师傅,而且大部分人才来自体育产业。也就是说,我国的一线教练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职业球队。尽管学术型人才逐渐进入教练队伍,但迄今为止仍属于少数。近年来,技术援助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可以说,目前大部分教练员对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知识的掌握不够、研究不够北京体育协会田径分会,导致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仍然处于传统的训练方法和模式下。因此,拓宽我国教练员的培养渠道刻不容缓。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相比之下,外籍一线教练的整体文化水平更高。我接触过的外籍教练大部分都接受过正规完整的本科教育。其中不少人还拥有博士学位,具有科研能力。因此,他们知道需要哪些数据或技术辅助来支持系统的运动训练。

同时,体育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如果能够更多地受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影响,或者说在运动训练中更多地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对于专业的提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德国的大多数教练都拥有双学位。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想要求职,必须拥有两个学科的学位,并且能够教授两个学科。这鼓励有这种雄心的德国大学生从大学开始就获得各种资格。方面的知识。

体育是一个“开放”的场所。一方面,教练员的培养方式要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更要能够吸纳各方面的人才。

多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体系中高水平运动队的许多成功经验,即运动员在重大个人世锦赛、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世界顶级赛事中取得好成绩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出去”,请进来”。

一方面,我们自己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需要外派出去,培养国际视野。另一方面,还需要邀请外国专家来华任教,或担任技术顾问、培训顾问等,学习“外物”,走“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的道路。诸家百家争鸣”、“古为今用,外国为中国服务”。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参与过的运动项目——中国男子短跑中,2012年男子100米全国纪录仍然是10.16秒。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10年内我国会有运动员能破10秒,能跑9秒以上,男子4*100米接力能跻身世界前三,我不会相信。有些事情我连想都不敢想。

不过,这几年,通过我国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等一代代短跑运动员的努力,以及中国田径协会“接力赛推动单项赛”等政策的开放,大力支持团队出国比赛、出国训练、邀请外国专家来华指导训练等培养个人短跑、接力水平的方法,使我们的成绩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只要打开视野,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特别是结合我国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不盲从国外的训练方法,就能走出一条属于我们中国竞技运动员的道路。

因此,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开阔视野北京体育协会田径分会,走出国门,系统学习国外目前实行的较为先进的教练方法和其他课程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教练员的整体水平非常有帮助。其次,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来充实我国的一线教练队伍。

我们来谈谈运动员。

多年来,我国参加奥运会、各类世界锦标赛等大型国际赛事的运动员95%以上都来自一线国家队,即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培养的运动员。然而,国外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例如,德国运动员来自各个行业;美国就更特别了。 2016年里约奥运会,整个美国奥运代表团共派出555名运动员,其中430多名来自大学,约占78%。从运动表现来看,“全国大学田径协会”官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队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的121枚奖牌中,有55枚来自“帕克十二大会”(美国体育学院协会),-12),占运动员总数的近46%。可以说,学生运动员是美国竞技体育的主力军。

事实上,我国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拥有高水平的运动队,但目前真正能够代表国家参加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学生运动员却寥寥无几。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也是我国体育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潜在力量。

体育文化

“让运动融入生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繁荣群众体育,发展体育文化、发展体育经济是必要措施。

如何塑造体育文化,培养人们的体育习惯?我认为只能通过竞争。

在清华大学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这里竞技体育的发展,而是比较庞大、完整的“马约翰杯”竞赛体系。国外也是如此。比如德国也用非常完善的竞赛制度来激励人们参与竞赛。

我在德国的时候,代表我就读的大学参加了乒乓球比赛。虽然联赛级别较低,但赛制却非常正式——每个周末都有主客场比赛,每年都会计算排名。两人被降职,等等。在游戏过程中,你会发现人们在运动时会散发出真挚的热爱,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近年来,虽然中国人享受体育运动的程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大多是为了通过体育运动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是中国和西方在体育参与和体育理念上的巨大差距。

我曾在海外一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担任教练,每天都开心地带领孩子们做游戏、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每到周末,各个城镇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很多家庭都成群结队地前来。家长带着孩子去比赛,看着他们在跑道上奔跑或者在草坪上踢足球,挥舞着旗帜为他们加油。来吧,欢呼吧。比赛结束后,家人和朋友坐在一起吃烧烤北京体育协会田径分会,喝啤酒,欣赏日落和日落。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很感动。这就是运动与生活的最好融合。我相信,一个国家如果能够真正将体育融入生活,将是这个国家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