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朱本强:网球俱乐部的探索与坚持
有一天我会拥有一个俱乐部
当我们联系到朱本强时,他正在代表武汉理工大学参加上海的大学生比赛。全运会一直是老将复出的高峰期。朱本强的复出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湖北网球后继无人。
退役三年来,朱本强最大的新闻就是成立了“朱本强网球学校”。 2007年5月24日,朱本强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入学通知书”,很快就有十多个孩子来到了这里。朱本强坚持以自己的名义经营俱乐部近一年。 “队员们的学费是每个月6500元,家长们都急于出成绩,但网球没那么快!”朱本强总结经验后认为,“创办俱乐部唯一的办法就是有两种办法网球朱本强,一个人不行,要么和大学合作,我一直在和大学联系。”科技最近,还是和企业合作。”朱本强说,虽然湖北也有金福生、海浪、江潭等网球俱乐部,“但基本上都是业余性质的,没有运营,没有专业教练,也没有出去玩游戏。”
目前,中国最成功的网球俱乐部是上海巴士双钱俱乐部,白彦、周益淼等人都在那里打球。 “上海巴士是国企,他们办俱乐部,人力、物力、场地都好办网球朱本强,他们经常派白岩等人去国外比赛。”朱本强说,“打完全运会,有一天我还会经营一家具乐部,我认为这是网球未来的发展趋势。”
学术王开军
大学是未来发展的出路
作为武汉体育学院的网球专家,王凯军前段时间一直在与省网球管理中心洽谈合作:“主要是在运动员联合培养方面,体育学院有大学资源、场地、师资。如果球员打得不好,他们仍然可以读书。”
谈及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王凯军认为:“学院目前只是教育和普及网球运动,但竞技网球学院一定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以武汉体育学院体操训练学校为例:“杨威、程菲是体校出来的。”对于湖北网球的短期低谷,王凯军认为很正常。一方面,确实存在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教练的精力有限,只能关注最好的球员;一方面,也有经济原因,导致很多优秀人才分流到其他地方。 “相信几个周期之内,湖北网球很快就会恢复过来。”
对湖北网球的信心,是基于荆楚网球运动的群众基础。 2004年,武汉网球人口接近20万。 “今天,这个数字可能增加了 50%。”目前,网球是武汉体育学院最受欢迎的专业。 “专门打网球的学生有一千多人,常年打篮球的教职员工还有四百多人。” “各位,体院新老校区共有46个球场,但经常订不到。”在王凯军看来,网球学院和俱乐部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经验。 “我希望中国也能尽快允许它们使用。”网球来到了学校。”
对话湖北省网管中心主任
人才储备不容乐观
网球一直是湖北体育的优势运动项目。不过,省网管中心主任李立人对于湖北网球的现状却并不放松。他表示,目前湖北网球后备人才储备情况不容乐观。
晨报:湖北网球目前的情况如何?
李立人:不太好。男队的朱本强和女队的李娜都比下一个梯队的年轻队员年长了近十岁网球朱本强,这说明我们缺乏接班人。尤其是在20岁和22岁两个年龄段,存在差距。
晨报:湖北网球人才紧缺的原因是什么?
李立人:这几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不科学、不规范。荆州、宜昌、京山都有基地,但缺乏协调,基层教练员素质不高,不少转行。一些技术精湛的教练“重教学重体能”。他们教人打球一个月能赚几万块钱,但带领基层年轻球员能赚多少钱?
晨报: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吗?
李立人:我们最近也在系统内进行了一项调查,请大家思考如何以“湖北网球后备人才建设”为主题。我个人的看法是,应该接起我们之前建立的“三级培训网络”,即地市两级负责输送苗木,专业队伍层层培训。目前的情况是,基层职业学校一切着眼,选人、培养人。但如果训练不好,就会被送到省里重新教书。
晨报:湖北网球下一步有何打算?
李立人:2006年亚运会、2007年城运会、2008年奥运会,我们省网管中心每年有一个任务。明年是全运会年。我们计划今年冬天冬训期间让球队去美国集训。
晨报:湖北网坛何时能出现下一个朱本强、下一个李娜?
李立人:除了网球发展的专业化之外,我们也在尝试与一些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目前看来,湖北各级网球运动都比较正常。相信湖北网球会很快恢复。 (记者曾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