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直播网

揭秘皮尔洛:家族企业与足球梦想的交织

时间: 来源:JRS直播网

1. 皮尔洛家族是钢铁大王

国内盛传皮尔洛是超级富二代,他的父亲是欧洲著名的钢铁大亨,家族企业是欧洲钢铁业的佼佼者之一。小时候,父亲就告诉他,如果喜欢足球,就应该买个俱乐部去踢球,但皮尔洛拒绝了,成为了不为钱踢球的顶级球星,工资卡上还挂着非洲某基金会的标签。这个传言被广泛传播,甚至被用作初中、高考模拟题。

虽然我也是皮尔洛的球迷,也看过他在意甲踢球,但这个传闻着实让我很困惑……

第一,这是意大利媒体原文的部分内容。

意甲球员周薪排行榜_意甲球员周薪多少钱_意甲球员周薪

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是,皮尔洛家族在弗莱罗、梅拉等小镇拥有6家公司,主要从事钢铁贸易,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小工厂,圆管和方管的销售额从2004年的4100万欧元增长到2010年的6300万欧元,2008年达到最高峰的7200万欧元。

总之,皮尔洛真是一个富二代。不过熟悉贸易或者钢铁行业的人肯定会觉得奇怪(我以前审计过很多这样的公司),这个营收怎么能是“欧洲钢王”?我们沙钢一年的销售收入都2000亿起步啊!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们来看看大部分中文网站是如何翻译上述内容的。

看到了吗?营收直接转化成了利润,可这是一家贸易公司,几千万欧元的利润怎么会是概念呢!所以,“产值”直接推算成了27亿。

还有,Flero和Mella从一个小镇的地名,变成了大名鼎鼎的意大利费列罗集团和梅拉钢铁。等等意甲球员周薪,你确定我们平时吃的费列罗是这样拼写的吗?还有Mella是怎么变成凭空冒出来的“梅拉钢铁”的?为什么不翻译成“梅拉城堡”呢???

总之,皮尔洛真是个富二代,不踢球也过得很好,但他不是钢铁大亨之子,更何况他踢球的收入比他爸的钢铁贸易公司的利润还要多,现在他家转型做农业、酿酒业。

2.米兰叫圣西罗,国际米兰叫梅阿查

米兰两家俱乐部共用一座球场,但AC米兰和球迷称其为圣西罗,而国际米兰和球迷称其为梅阿查。这句话在中国流传多年,甚至成为两家俱乐部表达铁杆球迷立场的方式。如果有人在与米兰相关的内容中提到梅阿查,很有可能会被批评不懂足球、是卧底。反之亦然。

那么,请参阅AC米兰官方网站上购买季票的条款和条件。

“圣西罗球场的梅阿查”。

我们再来看看国际米兰官网的消息。

“欢迎来到圣西罗!”

难道俱乐部本身就是卧底?!真相其实很简单,这座球场最初以所在地区的名字命名,叫圣西罗。后来,为了纪念曾效力于两家俱乐部的传奇球星梅阿查,米兰市政府将球场正式名称改为“梅阿查球场”。但大家还是习惯叫它圣西罗,官方不仅不在乎,还经常用这个名字。

比如这是这座球场的官方网站(产权不属于任何俱乐部,而是属于政府),名字是,但是域名和logo都是San Siro。

意大利人就是这么随意,官方名称是梅阿查,但经常用圣西罗。至少在意大利,没有“梅阿查主要为国米踢球,所以国米只叫梅阿查,米兰不承认,所以只叫圣西罗”这种说法,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说法。从莫拉蒂到穆里尼奥等国米功勋老板,10次接受采访,9次都谈到圣西罗。

当然,这是中国球迷独有的文化,并没有什么错,只是不要用它来攻击那些在意大利俱乐部踢球或工作的人。因为意大利人真的不在乎这些。

3、英超联赛在休赛期不发放工资,因此周薪不能算作完整的52周。

以前有些球迷喜欢比转会费,后来也喜欢比薪水。在跨国比薪水时,经常纠结于税前税后、周薪年薪的问题。于是就有一句“专业说法”​​,英超一般说的是周薪,换算成年薪,不能算满52周。夏天没比赛的时候,俱乐部不发工资,不踢球不训练,怎么能白领工资呢?

至于到底应该算多少周,我看到过48周,42周,37周等各种说法,反正都有道理。

其实英国人没有这么复杂的脑回路!一年365天,除以7,基本就等于52周,所以周薪换算成年薪只要乘以52就可以了,如上图。

这是《每日邮报》的报道,上面有年薪和周薪,有兴趣的可以算一下。

这是 ESPN UK 的报道。请注意图表下方提到的周薪和年薪。

英超媒体在报道年薪时,都是周薪乘以52周,但不知为何,在中国,“英超周薪不发52周”却成了正确、专业、足球常识的说法。

对了,虽然英超名义上说的是周薪,但是基本上所有俱乐部都是按月发工资。

4、施拉普纳名言:“中国没有世界级的球星,但有世界级的球迷。”

当年,施拉普纳被视为中国足球的救世主,甚至成为春晚嘉宾。虽然最终结局悲惨,但他说出了人们批评中国国足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中国没有世界级的球星,但有世界级的球迷。”

这是真的吗?多年后,你只要读一下最先发表这篇文章的记者的博客就知道了。

5.徐根宝看不起维埃拉、雷科巴和舍甫琴科

据说徐根宝1996年曾到戛纳为申花挑选外援,但并不喜欢维埃拉,最终导致中国足球失去了一位未来的世界巨星。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徐根宝也“看不起”雷科巴和舍甫琴科,四川“看不起”贝隆,大连“看不起”伊布。总之,如果这些中国教练不是瞎子,贾阿应该能在世纪之交赶超英超和意大利。

维埃拉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1996年元旦,戛纳青年队来到上海,与申花队进行友谊赛。但20岁的维埃拉并不在那支青年队里,因为他在1995年就已经与AC米兰签约,冬季转会窗口打开后才正式加盟这支意甲豪门。几年后,徐根宝看不起维埃拉的消息突然出现,成为不少媒体人嘲笑徐根宝的论据之一,包括史先生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那位记者。

但问题是,无论是他来上海试训,还是徐根宝去法国选人,他都不可能在1996年见到维埃拉。而且,即使这件事发生在1995年,维埃拉也已成为一线队主力,并且是当时法甲最年轻的队长。真的是“不屑”而不是“看不起”吗?

雷科巴事件有些类似。1996年6月,乌拉圭国家队来到上海参加锦标赛,雷科巴表现出色,一年后以300多万美元的转会费加盟国际米兰。几年后,徐根宝看不起雷科巴的消息也随之出现。和他对维埃拉的不屑一顾一起,成为中国足球缺乏球探的典型之一。但问题是,在那个年代,中国球队怎么可能负担得起几百美元的转会费?不管双方是否发生正面碰撞,问题都不在“不屑”方面,对吧?

至于舍甫琴科。1996年,有人组织了“乌克兰联队”来中国打比赛,推广球员。据说申花看中了7号球员中的一位意甲球员周薪,但交易没有达成。几年后,这位球员就成了舍甫琴科意甲球员周薪,故事就成了申花又少了一位巨星。但问题是,舍甫琴科当时已经踢过基辅迪纳摩一线队,拿过联赛最佳新人,入选过国家队,怎么可能来中国表演……

至于贝隆和伊布,他们的故事也大同小异,要么是他们自己,要么是他们所属的球队来中国踢球,要么是中国到他们所在的地方选拔外援,然后……就“瞧不起”他们了。

当我想到其他东西时我会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