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直播网

《中国足球报》15年前创刊:一张报纸一个联赛

时间: 来源:JRS直播网

《中国足球报》于1994年7月5日至2009年3月10日停刊。

《南方体育》2000年3月17日—2005年8月30日停刊。

《南方体育》于2000年3月17日至2005年8月30日停刊。

《21世纪体育》2002年3月4日—2002年9月28日停刊。

《21世纪体育》于2002年3月4日至2002年9月28日停刊。

【编者注】

1994年7月5日翻开第一期《中国足球报》,头版右上角时任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先生发来的贺电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十五年后,已升任国际足联主席的布拉特领导的国际足坛如火如荼,但《中国足球报》却随着中国足球的衰落而崩溃。 继《21世纪体育》、《南方体育》之后,又一家有影响力的体育媒体宣布告别这个舞台。 自身经营问题、中国足球水平持续下滑、综合媒体和互联网的冲击……这些都成为专业体育媒体难以为继的原因。

《中国足球报》创下一报一联赛15年纪录

1994年4月13日,《中国足球报》试刊创刊。 7月5日,该刊正式创刊。 《中国足球报》的创办是在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起步的背景下,正如中国足球报的同事在上一期报纸上所写的那样,“15年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来了” 《中国足球报》创办也是15年前的事了。一份报纸,伴随着一个联赛,或者说,一个联赛,伴随着一份报纸,走过了15年的风风雨雨。” 《中国足球报》由中国体育报社出版,中国足协参与主办。 《中国足球报》是绿色版,共八版。 北京、上海、广州、沉阳、武汉、成都、济南、西安、大连每周一同步印刷,零售价1元。 据说峰值发行量达到了890万份。 而且随着近年来发行量的下降,就连业内一些年轻的体育记者也没有听说过。

随着联赛的成长,《中国足球报》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足球记者。 现在供职于《体育周刊》的马德兴也是从这份报纸里走出来的。 早期的报道有焦林芳、杨群撰写的长篇通讯《难忘的9月4日》; 十强赛期间,香港著名喜剧明星周星驰受邀在《中国足球报》开设独家专栏《大话足球》等文章,在国内媒体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然而,15年后,这份官报仍然没有逃脱停刊的命运。 “站在15年的十字路口,向前看,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向后看,是清晰可见的记忆。当另一个春天到来时,我们决定和你一起重温那些过去的、永恒的记忆,那些再也不会再来的岁月。” 读到停刊的文字,不禁感慨万千。

是谁“扳倒”了体育报? 转型迫在眉睫

从《21世纪体育》到《南方体育》,再到现在的《中国足球报》,体育报纸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 谁“推翻”了他们?

中国足球水平日益下滑,负面新闻横行,传统体育报道以足球新闻为主。 这是体育报纸面临如此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5年,北京球迷在先农坛体育场通宵排队买票。 成都的球迷甚至雇了民工通宵排队买票。 体育报纸业也随之增长。 2001年,米卢率领中国足球队征战世界杯时,《体育周刊》取得了两期600万份的惊人成绩。 随着人们对“轰动效应”逐渐淡漠,依赖其的体育报刊日渐式微,转型成为所有体育媒体面临的紧迫问题。

另外,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体育平面媒体由于其领域的特殊性,首先受到了电视和互联网的全面夹击。 虽然央视体育中心多次表明态度:视频体育媒体和平面体育媒体有异同,但不存在完全挤压对方市场的关系。 但事实上,电视画面本身具有报纸无法替代的优势。 自从中央电视台有了体育频道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也有了体育频道。 对专业体育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近年来还出现了平面体育媒体的另一个杀手——互联网。 新浪等体育栏目的出现,让很多习惯购买体育报纸的读者不再需要去买报纸。

此外,由于近年来体育报纸的低迷,大量人才开始回归多媒体和传统都市报纸。 以周报为主的专业体育媒体的困境愈演愈烈,陷入恶性循环。

迟早,颠覆模式将会到来

长期阅读《体坛周刊》的读者会发现,《体坛周报》近期的版式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原来全是国内足球的叠A变成了国内足球加国际足球,而叠A则变成了国内足球加国际足球。 B已经移除了国际足球。 扩大篮球运动的覆盖面。 尤其是在周一,以前是足球报道,现在是篮球报道。

同样国内足球联赛环境,上海的《东方体育报》甚至每周二推出专门的篮球日报。 足球的衰落自然对媒体的影响最大。 作为该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足球新闻》最大的新闻就是它正在亏损。 《足球报》主编刘晓欣当年《南方体育》停刊时表示:“世界杯之后,体育市场的低迷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迟早会到来的,因为这符合客观规律。”法律”。 “实际上,2004年已经是中国平面媒体广告市场的转折点国内足球联赛环境,平面媒体广告增速明显放缓。在多重挤压和打击下,中国除《体育周报》外的大部分体育报纸都已陷入困境。”到 2005 年就处于崩溃状态。处于边缘状态。” 国内知名体育媒体人季方在《论中国体育报业转型发展方向》中写道国内足球联赛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体育报业竞争策略的变化以及体育报刊的调整”。市场的变化,加上中国职业足球的变化,假球、黑举报猖獗,公众对足球的兴趣开始消退,恶劣的环境最终让很多体育报纸难以生存,2008年奥运会后,这个问题肯定会加剧。”

跨媒体、跨行业产业链构建成为最新方向

生存压力冲击下,各体育媒体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体育周刊》不仅在版面上做出了调整,社长曲友源也有自己的一系列计划。 “事实上,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报纸来与互联网竞争。我们必须对互联网本身进行投资。” 同时,虽然目前网络不一定能盈利,但我们每年都会投入1000万到2000万元来拓展我们的网络,希望在2到3年内实现盈利。 在报刊调整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新媒体中心把他们搬到了杂志区,于是就出现了七八本新杂志。 目前这些杂志都是与体育相关的。 所以奥运会之后,2008年之后,我们也计划向健康、时尚生活领域拓展。 目前,在健康领域,我们准备投资一本健康女性杂志。”

季方在《论中国体育报业转型发展方向》的总结中说:“通过分析中国体育报业的历史发展以及一系列影响发展的因素所带来的社会制度变迁,体育报业的变革,中国体育报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转型的临界点,跨媒体、跨行业的产业链构建将是未来中国体育报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 “这两年《体坛周报》本身也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简单来说,一是互联网本身的影响,二是中国足球低迷的影响。奥运会之后,我们一直准备再做一次改版。”我们最近投的一本是篮球专刊,不过这次改版还在继续。” 《体育周刊》老板曲友源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地承认了自己面临的困难。 被誉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专业体育报纸”的《体育周刊》正在悄然开始生存。 自身战略调整。

新浪特约记者张燕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