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巴尔希姆和坦贝里共享金牌,诠释新奥林匹克格言
东京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中,卡塔尔选手巴希姆和意大利选手坦伯里同时跳到2.37米的高度,但两名运动员均三次尝试都没能越过2.39米的横梁。经过与裁判商议,双方决定分享跳高金牌,并共同登上东京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领奖台。
两名运动员共享一枚金牌,是规则允许范围内英雄之间的同情象征,也是对新奥运格言中“更加团结”二字的完美诠释。
分享金牌几乎没有先例,但田径运动是有规则的。无论是比较2.39米试跳中跳出2.37米的两名运动员的失败次数,还是比较他们整个比赛的失败次数,都存在戏剧性的一致性。根据规则,运动员可以选择“跳决胜负”或分享金牌。两名运动员提出分享金牌,裁判毫无争议地允许了这一点。
在感叹他们懂得跳高规则的同时,我们也从双方激动的拥抱中读出了英雄之间的同情。三届奥运老将巴希姆最终夺冠,为卡塔尔夺得首枚田径金牌;而2016年因伤缺席里约奥运会的坦伯里则重返奥运舞台并夺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巴希姆帮助坦伯利康复。两位运动员是好朋友,更能理解金牌对彼此的意义。他们也深知彼此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对金牌的渴望。即使此刻他们是对手,他们也会因为彼此的伟大而实现彼此的金牌梦想。英雄就是这样珍惜英雄的。他们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分享冠军荣耀。
今年,国际奥委会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增加了“更加团结”。跳高场上的这一幕,无疑是对新座右铭的完美诠释。奥运会不是生死攸关的战场。如果运动员们能够放下分歧,团结互助,和谐友好,展现自己的比赛风格和水平,而不是为了荣誉而战,那么他们就能在比赛中合理地进行比赛。很难将其中一个与另一个区分开来。这岂不是更符合顾拜旦提倡古代奥运会按规则分享荣誉的初衷,不也体现了我们常说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吗?两国运动员经过友好协商田径跳高裁判规则,共同让国旗飘扬在东京上空。我们看到的是人类的团结友谊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这个美好的结局也将成为田径场上“更加团结”的座右铭。好故事。
不仅在跳高决赛中田径跳高裁判规则,无论是中国运动员张宇飞鼓励日本运动员池江梨花子因病重返赛场田径跳高裁判规则,还是失利的运动员拥抱并祝贺冠军喜极而泣,都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更加团结”。不同民族运动员所展现的友谊与和平,在奥运会上谱写了一首人类团结的诗篇,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团结也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和价值期待。
文/黄燕明(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