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直播网

亚运会马术比赛:人马配合的优雅竞技,你了解多少?

时间: 来源:JRS直播网

钱江晚报·每小时新闻记者 张峰 通讯员 李文耀

他们手持马鞭综合全能马术比赛,穿着马靴,穿着制服,像骑士一样在场上驰骋。一人一马巧妙配合,优雅高贵,冲过重重障碍……这就是亚运会马术比赛的场景。

马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早在公元前680年综合全能马术比赛,古代奥运会就有马车比赛。 1982年,马术成为印度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94年日本广岛第12届亚运会后,它成为亚运会的永久比赛项目。

作为亚运会上唯一涉及人类和动物的项目,马术比赛不仅是男女骑手的混合比赛,也是对整个队伍运动员和马匹的考验。

优雅自信的马匹将在比赛当天得到“试题”。

亚运会马术比赛项目分为盛装舞步、障碍赛和三项赛。每个项目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共6枚金牌。

盛装舞步又称“马术芭蕾”,要求骑手在长60米、宽20米的场地内控制马匹做出规定的动作,随着音乐表演自编的舞步,展示舞者的协调能力。骑手和马。

障碍赛要求运动员和马匹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顺序跳过所有障碍物。超过规定时间将被扣分,例如,如果马匹拒绝跳跃,如果运动员从马上摔下来。扣分最少的将排名第一。

三项赛又称综合性马术项目。三天内,选手们参加了三场比赛,第一天同步骑行,第二天越野赛,第三天障碍赛。三项比赛的成绩计算为所有项目的罚分总和,罚分最少的球队排名第一。

有趣的是,亚运会之前,障碍场地场馆常常空无一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为了马术比赛的公平性,每场比赛的路线设置和障碍都只在比赛当天设置,而且障碍场有专门的路线设计师。 “就像考试时封存试卷一样,这种做法也是为了防止‘试题’提前泄露。赛前,每位运动员都有两次熟悉赛道的机会。”桐庐马术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同时,除了路线设计师之外,还会有园丁,在障碍物放置后,他会投入一些景观来调整美观。 “一般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往往会利用布局来体现主办国的特色,比如东京奥运会就放置了一些含有日本元素的物体,也会通过丰富的园艺场景来体现本届亚运会的差异性。”杭州元素。”

马会撒娇,你看马的耳朵就会生气。

作为特殊的“选手”,亚运会的参赛马匹有着许多有趣的表现。

尽管马的平均身高为1.6米,平均体重为450公斤,一天消耗的食物和水量是人类的十倍以上,但马的性格却更像孩子。 。零食和多汁的食物是他们的最爱。 。

当马想吃东西时,它会发出低沉而短促的叫声。喂食时,它会用舌头舔饲养员或用头触摸饲养员。这其实是一种风骚和友善的表现。小马驹听话并接受训练后,一定会得到奖励。有的人喜欢苹果,有的人喜欢奶糖、方糖等。

马不仅表现得风骚,在各种小说中还被描述为“四蹄踩雪,额头流星”。不同的赛马也有自己独特的标志。马的前额和嘴唇之间通常有遗传性的不同形状的白色斑块。这个标记大致可以分为星形、条纹、斑点等几类,以帮助骑手识别他们的马匹。

虽然马不会说话,但其实马也是有情绪的,就像猫的尾巴能猜出它的心情一样。如果你想知道一匹马是否快乐,只要看它的耳朵就可以了。

马的耳朵可以进行大范围的运动。如果马的耳朵向后平直,则表示马不高兴。如果它的耳朵竖起来,那就意味着它很高兴。当它好奇时,它的耳朵会朝前,但如果它感到怀疑,它的耳朵就会一前一后。

男女骑手同场竞技的马术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近日,中国马术铁人三项队孙华东、鲍英峰、卢军红顺利通过杭州亚运会铁人三项资格线,帮助中国队锁定团体和个人资格,实现全员参赛。阶段目标。随后,国家马术盛装舞步队也进入集结训练。

中国马术历史悠久,盛于周,盛于唐。中国虽然有几千年的养马历史,但也是世界第二大养马国。但与欧洲相比,中国马术起步较晚。近年来,它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马术协会、职业学校、马术俱乐部、各级马术赛事应运而生。爱马的人越来越多。

据统计,2008年至2018年,我国马术俱乐部数量从300多家增至近2000家。几年前,全国马术爱好者只有几十万,而现在,全国马术参与者人数已突破百万。其中,经常参加马术运动的人群比例高达52%。

从一项远离聚光灯的小众运动,到被大众所熟知,产业链逐渐成熟。可以说,新马术的涌现和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这个项目所承载的宽容、公平和优雅。

马术除了是亚运会上唯一涉及人类和动物的项目外,还是男女混合项目。自1952年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以来,女骑师被允许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英国菲利普斯公主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银牌综合全能马术比赛,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获得银牌。获得个人赛银牌的丹麦女骑手也患有小儿麻痹症。

在马术赛场上,运动员不分性别、不分年龄。有父子队一起参赛,也有刚满18岁站在赛场上的年轻骑手。他们在与动物合作、骑马鞭鞭的过程中,展现出“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精神,是一种超越物种的人文情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编、在互联网上传播。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