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直播网

东京奥运会:中国马术队首次参赛,孙华东、包英凤等选手展现中国自信

时间: 来源:JRS直播网

比如在马术项目上,中国队首次获得马术铁人三项团体赛参赛资格,获得第九名,这也是本届奥运会亚洲队在该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团体赛三名选手,除了大名鼎鼎的华天,还有另外两名来自江苏马术队的选手,孙华东和包英峰。孙华东曾是马场的饲养员。“温血马又高又大,还很漂亮,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行业。”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的情景。包英峰则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在担任了多年速度赛骑师后,这个内蒙古小伙子在2007年毅然转型成为表演骑手。这期间,他从未停止过努力,最终登上了奥运赛场。

奥运马术比赛项目会加分吗_奥运马术比赛结果_奥运会马术比赛项目

左为鲍英锋,右为孙华东

马术运动一直被贴上“贵族运动”的标签,在大家的印象中,能从事马术运动的人也都是出身富裕的家庭。然而在东京奥运会的马术赛场上,越来越多出身“普通”的马术运动员走进大众视野,似乎也照亮了这项运动的普及之路。

相关统计报告也为马术运动在中国的普及提供了数据支持。2016年至2021年,中国马术俱乐部数量从907家暴增至2387家,增长近3倍。同时,全国马术运动参与者数量突破百万,俱乐部会员年龄分布以年轻人为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古代和现代的马术运动

马术是指骑乘、控制和训练马匹完成各种规定动作的技巧。在这项运动中,人与马的默契配合尤为重要。

图片/图虫创意

欧洲有句古话叫“会骑马的不一定是贵族,但贵族一定会骑马”,“贵族运动”的标签至今仍延续。

现代马术运动起源于英国,16世纪开始在欧洲大陆的王室贵族中盛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出了名的爱马人士,王室马厩里拥有多匹“爱马”,安妮公主和扎拉公主都是欧洲马术冠军。

但论及养马历史、马文化,中国的深厚底蕴并非靠现代马术比赛中几枚奖牌就能衡量的。

在中国,马术的基因和发展轨迹与欧洲不同。骑马这项运动自商周时期便已存在,并作为一项竞技运动而尤为盛行。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至今仍流传。汉唐时期,马球已成为人们招待中外宾客的一种方式。

马在古代也是文人志士的象征,如“夜半卧听风雨奥运会马术比赛项目,梦见铁马冰河”、“明盏美酒奥运会马术比赛项目,琵琶催饮”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切思念。古往今来,马的精神内涵始终不变,即马代表着独立、奔放的形象,也代表着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

说到我国赛马,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显示出各民族的广泛参与,各民族的传统活动项目繁多,飞马挑物、马摔跤、马拔河等丰富多彩,而越障、马砍、马射等项目则展现了骑手的高超技艺。

图片/图虫创意

新中国成立后,马术运动再次受到重视。从1983年开始,我国恢复了全国马术比赛、奥运铁人三项、民间马术运动。华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首次代表中国参赛,这也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奥运马术比赛。此后,中国马术运动开始迈上新台阶,世界顶级马术赛事纷纷入驻国内,马产业蓬勃发展。虽然我国马术运动再起步晚于欧洲国家,但丰厚的历史底蕴让我们有底气在马术运动上赢得关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健身的普及,马术运动作为“贵族运动”的标签正在被打破,成为一项受到大众关注和喜爱的运动项目。

马业困境

但与马产业已相当成熟的欧美国家相比,现阶段国内马产业还存在明显不足,制约马产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马术运动。

明清以后,文明变迁导致马术发展与传承出现断层。近代随着交通运输与农业机械的发展,马在军事、运输、农业劳动等方面的功能逐渐淡化,在竞技、休闲娱乐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但这过程中的软件与硬件却未能跟上。

谈马术、谈马业,首先要有马。然而,我国马匹数量不容乐观。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岳高峰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马匹数量已由上世纪80年代全球最多的1100万匹,下降到目前的360多万匹。全国29个地方马种,有10个面临灭绝的危险。”

比数量锐减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科学繁育和马匹改良产业几乎为零,因此国产马在体质、运动能力等很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休闲骑乘和赛马的需求”。因此,90%以上的体育竞赛马匹长期依赖国外进口。

图片/图虫创意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15年以来,我国每年进口马匹数量保持在2000匹左右,主要来自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据专家分析,进口马匹价格昂贵,从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每匹马的运输和检验检疫费用高达10多万元。按每年从国外进口2000匹马计算,每年要花费1亿多元的资金。

事实上,除了高端运动马依赖进口外,现行技术标准、教练、兽医、蹄铁匠等软件系统也需要进口。目前,我国马术俱乐部的教学体系混乱,号称按照国际马联赛事标准进行训练,但现实中由于人才严重短缺,教学多以急功近利、伤人伤马、进度缓慢的野蛮方式为主。

缺乏严格成熟的种马筛选和品种改良技术,缺乏完整系统的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马术和马产业的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术发展背后的“海兰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奥运会马术比赛项目,国民消费水平整体提高,同时民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马术运动作为一项业余爱好运动的推广逐渐普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和喜爱。

国家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去年9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现代马产业发展框架和体系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马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升。同时还特别提到了赛马运动的探索和推广。

为了全力推动我国马术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作为我国马产业发展关键的马术俱乐部应运而生,并走向市场化。目前,我国马术俱乐部走民营化路线,由社会组织与各省市专业队合作,共同推动马术运动的发展。

其中,海澜集团旗下的海澜马术是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之一。2009年8月,江苏省体育局、无锡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江阴市体育局与海澜集团在海澜会展中心签署了《联合承办江苏马术队协议》,江苏马术队正式“入驻”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

这一举措,是海澜集团在政策下开创的省、市、地方政府、企业联动运营的新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海澜模式”的形成还带来了马匹与文旅融合发展,且效应近年来持续显现。早在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就明确提到“积极培育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马术等时尚休闲体育项目”,海澜集团多年来也在积极践行这条道路。

海澜马术及俱乐部所在的新桥镇,以马为媒,以马术表演、骑乘体验、马文化为代表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周边省市游客。

其中,体育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良性循环,马产业、文化、旅游共享的全产业链也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马术运动的健康发展。正如开篇提到的,本次东京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的马术运动员包英峰、孙华东均出自海澜马术。

这个集马术训练、表演比赛、健身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标准化、国际化、综合性的马术训练表演基地,聘请了外籍资深教练、专业马术训练师、兽医、蹄铁匠等人才,并与欧洲机构技术合作建立了中国首家符合欧盟标准的马医院,并按照德国标准建立了自己的马饲料生产车间。正是因为坚持科学发展模式,海澜之家才能保证拥有400匹世界名马的超大型俱乐部安全稳定发展,保证运动员训练成绩持续扎实提升。

鲍英锋在奥运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多年来,海澜集团为我们提供了国内越野训练基地、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省级运动队海外训练基地、聘请了国际知名的教练、兽医团队、解决了长期在欧洲的工作签证问题、组织制定了严谨的欧洲训练和比赛计划、提供了符合四星级标准的奥运马匹……这一切都是海澜集团在我们备战的道路上提供的最可靠的保障。”

孙华东在比赛中

孙华东也表达了感激之情。他提到,虽然东京奥运会已成为过去,但他的马术征程才刚刚开始。“这是中国铁人三项队第一次以团队形式参赛,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马术运动在中国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专业!”

马术运动员对于这项运动未来发展的信心,来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赛场上的每一个突破、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指挥系统的协同、后勤队伍的保障等多方面的支持。

官力与民力的互补关系,是近年来我国马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体制内的人们在普及马术运动、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征战奥运会的马术运动员就是最好的印证。

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但中国马术在重大赛事中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积累、发展的过程,中国马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

我们看到,这项运动的普及基础在不断扩大,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政策推动和以海澜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的推动下也日趋完善,可以预见,马术运动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加普及的发展。